會議紀錄
會議時間:2025年1月15日 中午12:00-13:30
會議地點:國立中山大學理學大樓SC0012教室
召 集 人:張敏娟(輔仁物理系)
出席委員:張敏娟(輔大物理)、許經夌(中原物理)、余進忠(高大應物)、葉旺奇(東華物理)、楊仲準(中央物理)、段必輝(中正物理)、吳秋賢(中興物理)、駱芳鈺(臺師大物理)
缺席委員:許華書(屏東物理)[接待外賓]、梁國淦(台大物理)[未參加物理年會,下次需要提前通知]
列席委員:曲宏宇(中正物理)[台灣物理學會學術處主任]
會議記錄:李蓉蓉
會議地點:國立中山大學理學大樓SC0012教室
召 集 人:張敏娟(輔仁物理系)
出席委員:張敏娟(輔大物理)、許經夌(中原物理)、余進忠(高大應物)、葉旺奇(東華物理)、楊仲準(中央物理)、段必輝(中正物理)、吳秋賢(中興物理)、駱芳鈺(臺師大物理)
缺席委員:許華書(屏東物理)[接待外賓]、梁國淦(台大物理)[未參加物理年會,下次需要提前通知]
列席委員:曲宏宇(中正物理)[台灣物理學會學術處主任]
會議記錄:李蓉蓉
一、討論提案:
案由一: 發放2024年投稿獎獎金。說明:2024年共有十件稿件投稿,名單及作品相關資訊如下:
- 曾賢德,國立東華大學2024.10.09
- 數位輔助科教實作-振盪的探究實驗: 實驗二簡諧運動
- 數位輔助科教實作-振盪的探究實驗: 實驗一單擺
- 高堂宇,國立臺灣大學 2024.06.25
- 低成本三軸穩定器
- 陳冠志、王士豪,國立台灣大學2024.06.23
- 渦輪增鴨
- 高仕懷、陳昱丞,國立臺灣大學2024.06.20
- 智慧居家型溫室——讓城市生活盛開
- 李建樑、劉承昊,國立臺灣大學2024.06.20
- Spin Coater 機械手臂
- 劉雨恩、陳佑軒,國立臺灣大學2024.06.20
- 低成本空氣品質(煙霧)偵測器
- 蕭銜甫、陳昀葶,國立臺灣大學2024.06.20
- 自動自行車燈組:提升騎乘安全的多功能燈具系統
- 陳世潔、陳奕方,國立臺灣大學 2024.06.20
- 導航點滴架 NavXplorer
- 江宗祐、李緒安,國立臺灣大學 2024.06.20
- 記憶地鼠機
決議: 確認發放獎金給2024年投稿到物理實作平台的十份稿件,其中包含東華大學曾賢德老師的兩份稿件。後續讓得獎者線上填寫google表單、彙集相關個資,以利後續製作領據並進行匯款作業。
案由二: 2025年物理實作平台年會規劃。說明: 物理實作平台之例行年會,預計依照往例於五月中舉辦,初定5/10、5/17兩日擇一辦理,會議地點亦暫定台中高鐵集思會議中心,邀請講員敬請委員推舉。
決議:
日期:5月10日(星期六,母親節前一天)
地點:台中高鐵集思會議中心
主題:物理實作專題
對象:大學教授
費用:免報名費
邀請講員:王昌仁(東海)、曾賢德(東華)、駱芳鈺(台師大)、陸健榮(師大)、何孟書(中興)、吳啟彬(中原)
地點:台中高鐵集思會議中心
主題:物理實作專題
對象:大學教授
費用:免報名費
邀請講員:王昌仁(東海)、曾賢德(東華)、駱芳鈺(台師大)、陸健榮(師大)、何孟書(中興)、吳啟彬(中原)
案由三: 2026-2027年副召集人推選。說明:為使平台事務運作經驗得以順利傳承,故建議舉薦下一屆副召集人適合人選。
決議: 建議由中正大學段必輝老師擔任下一屆副召集人。
二、臨時提案:2026年物理年會成果分享活動
提案人:駱芳鈺老師
- 活動形式:結合2025年投稿到物理實作平台的稿件進行評選,2025年2月-10月,挑出最佳四份,與中研院應科中心的競賽前三名,共七組作品參與分享。
- 活動時間與安排:
- 日期:2026物理年會第二天早上10:00-12:00。(結束後,12:00-13:20接續物理實作平台小組內部討論會議)
- 形式:
- 第一階段(靜態分享,10:00-11:00):
- 得獎學生每組派一人,8分鐘介紹創作理念與成果,由2026年召集人許經夌老師主持。
- 第二階段(動態展示,11:00-12:00):
- 七件作品放置於教室周圍進行展示,由年底評選成員之一主持。
- 場地:教室(約50人)。
- 經費:根據清大物推施玫如秘書的建議,將2025年平台年會補助拆分為:
- 2025年物理實作平台年會。
- 2026年(物理年會)物理實作平台成果發表暨分享會,用於補助七組學生的交通費。